邾城四小为何引发全国关注?
(编导:忆梓 撰稿:忆梓 摄像:王凯 高翔 主持:冯莉 制作:芮又铭 编审:前馗)
(2012年6月3日 武汉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政协论坛》栏目播出)
(导视)新洲邾城四小原本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经本台等新闻媒体报道后,不仅在武汉叫响,并迅速引发全国关注。邾城四小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它有哪些经验值得推广?又有哪些问题仍需解决?今天的《政协论坛》,我们共同关注。
(主持人)本台等新闻媒体关于“留守儿童第一校”新洲邾城四小的报道,引发社会各界广泛持久的关注。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等中央媒体网站,以及网易、搜狐、腾讯、雅虎等各大门户网站都对邾城四小的报道进行转载和跟踪。《工人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中央级媒体在深入采访后,也推出了相关报道。近日,国务委员刘延东对此也作出了重要批示。
(解说)刘延东的批示是:“邾城四小用真情实策打造了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的经验很好,可宣传推广。对邾城四小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希望地方给予帮助。”
(解说)4月25号,市政协副主席石大鸿率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委员代表到邾城四小进行调研。石大鸿一行实地查看了学生寝室、食堂,并与师生、教职员工亲切交谈。石大鸿寄语邾城四小,好典型还要有好的发展,要不断总结完善,在宣传中完善提升,在理论上进行探索和总结。石大鸿表示,市政协将借助政协平台,给邾城四小更好的支持和推介。
(采访)武汉市政协副主席
石大鸿:我个人觉得由于留守儿童这个现象在目前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持续的社会现象,这方面要做的工作、要做的服务,量还很大。所以不论是我们武汉市,还是湖北省,乃至全国,我觉得都有学习和借鉴的必要。
(主持人)今天参加我们访谈的嘉宾有:第十一届市政协委员、市教育局特邀行风监督员赵慧女士;武汉市新洲区邾城第四小学校长饶小平女士。欢迎两位!
(主持人)赵委员,您第一次去邾城四小是什么时候呢?邾城四小留给您的第一印象又是什么?
(十一届市政协委员
武汉市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赵慧)2010年,武汉市评人民满意的中小学的过程里,我到了邾城四小。我说是一种什么样的理念,使他们能够把这个学校,一所以留守儿童(为主的)寄宿学校,能够办这样一所学校,而且他的管理之精细让我吃惊。同时,它的从校长到所有的老师,包括生活老师,对学生的那种爱,让我深深的震撼了。
(主持人)我知道您是个注重细节的人,那么邾城四小是什么细节打动了您呢?
(十一届市政协委员
武汉市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赵慧)这里的每一个生活老师都是24小时值班的,他的生活老师可以说是一夜不能睡个囫囵觉,每天夜里的十二点和凌晨的三点钟,要两次起床,每一个床铺都要摸一摸,这个孩子尿床没有;还有一个,这个学校的女孩子很多,他们的男孩子每人一个盆子,可是女孩子每人两个盆子,要分开使用;而且她学校的女孩子,学校要求,女孩子的内裤每个礼拜要消毒两次。这些细节是让我非常感动的。
(主持人)饶校长,现在邾城四小已经是家喻户晓,甚至是名扬全国了。但是在七年前,我们听说学校差一点办不下去了。是吗?
(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第四小学校长
饶小平)是的。邾城四小原来是城东小学,它位于邾城街的城乡结合部,当时校园面积不足五亩,校舍非常的破旧。随着城市进程速度的加快,城镇也慢慢的边缘化了,所以周边的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也日益的增强,凡是有条件的家长就纷纷把孩子转走了。到了2004年9月份的时候,应该是我们学校最困难和最尴尬的一年,当时新生我们只招收到了四十名,我们的学生总数不足两百名,这在当时调整布局的大背景下,是面临着要被撤并的这样一个危机。
(主持人)那是怎么又出现了转机的呢?
(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第四小学校长
饶小平)面对这个危机,当时我们的老校长张雷英他就意识到,学校只有跳出夹缝,另辟蹊径才能谋求新的出路。当时我们新洲区就是有20万外出劳动力,应该是一个外出务工的大区吧,我们张校长就找准了这样一个支点,所以决定把学校改进成为针对留守儿童的寄宿制学校。事实证明我们老校长这个决定是非常英明的,他跨出这一步之后,学校马上就转危为安了。
(主持人)一个学校要成为老百姓认可的名校,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和特点才行,那邾城四小的特色体现在哪里呢?
(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第四小学校长
饶小平)我们是在长期和留守儿童打交道的过程当中,我们就深刻的意识到我们的孩子,因为缺少家长的呵护和关注,所以他们行为习惯地养成非常难,这也是困扰着我们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的一个非常大的一个难题。所以针对这一个现象,我们当时就提出了“向精细化管理要成效,创养成教育特色学校”的这个理念。
(十一届市政协委员
武汉市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赵慧)我去看过这个学校的学生就餐。这个学校的学生一共有2086个人,它的食堂就餐的时候,一千七百个学生同时就餐,井然有序、鸦雀无声。而且我看了他们每周挂出来的菜谱,说实在的,因为也到了11点多钟,12点了,我的肚子也饿了,我们所有去参观的人,能够吃到那样的饭食,那个伙食绝不比武汉市一般的中学的学生的午餐,不比他们差。
(主持人)做为留守儿童学校,邾城四小经过媒体报道之后,已经引起了全市、全省,甚至全国的高度关注。目前这个关注度已经密集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了呢?
(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第四小学校长
饶小平)可以这么说,上到中央,下到地方,应该是都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另外像网友,可以说引起了全国的人民群众的关注。
(主持人)赵委员您给我们说说,邾城四小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人们这么广泛的关注呢?
(十一届市政协委员
武汉市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赵慧)因为他回答了我们国家目前广受关注的一个政治问题,就是留守儿童的问题。我们从媒体上、从电视上,频频看到不少地方的留守儿童,他们因为父母不在,由爷爷奶奶照顾,总有欠周和失周之处,他们的教育很不尽如人意,等等问题。所以现在我们看邾城四小,我们之所以把它推出来,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是他关系到我们国家政治生活里头的一件大事,也就是农民工的留守儿童的问题。
(主持人)邾城四小这个典型出现在我们武汉,出现在新洲,这事一个偶然现象,还是一种必然呢
?
(十一届市政协委员
武汉市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赵慧)这是必然。我们武汉市的基础教育居全国前列,所以武汉的孩子考起大学来,那是非常厉害的。这个新洲区是武汉市基础教育的一块热土,正是这样一块热土,才出现了不止于邾城四小一所受人们关注的学校。我在调研中了解到,邾城街就有若干所类似邾城四小这样的学校,只不过是邾城四小在他的精细化管理上,老师在爱心的奉献上,在它的养成教育上,比别的学校更突出一点罢了。
(主持人)目前邾城四小在发展中,还面临着哪些困难,应该怎么来解决呢?
(十一届市政协委员
武汉市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赵慧)农村的寄宿学校,他们普遍有一个聘请生活老师的问题。例如说邾城四小它有四十多名生活老师,他们的待遇,应该说一般都比较低,怎么样保证我们这样一些寄宿制学校,他的生活老师,实际上大量都是合同工,他们的收入能够不低于武汉市的最低工资标准,这是提出的一个问题。
(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第四小学校长
饶小平)作为基层的校长,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学校的教师队伍的稳定问题。因为寄宿制学校是一个新的产物,所以在老师的绩效工资,或者是专项津贴的发放上面,我们学校和其它普通学校是一个样的,但是我们老师付出的劳动量,却是其他学校老师的几倍。
(十一届市政协委员
武汉市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赵慧)因为中央领导批示的,解决他们的困难,解决他们办学中的困难,和从机制上解决问题。就以就餐的伙食费为例,他们感到很困难,学校困难,学生困难,这也是一个机制,希望在以这一个问题为例,市区两级财政能不能给农村这样的贫困儿童,给他们就餐,就是解决类似营养午餐这样的问题。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也是武汉市针对各级领导的关心,做出的一个回答,就是说从机制上解决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