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说:“亲情是一条河,无论你走到哪里,它都在你身后流淌。”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条河变得越来越浅,甚至快要干涸。
我们常常会感慨:为什么人的亲情观念越来越淡了?兄弟姐妹之间走动少了,父母和子女之间沟通少了,亲戚之间也渐渐疏远了。有人说是因为生活节奏快,有人说是因为金钱利益冲淡了感情。但我觉得,真正的原因,其实是人心的距离越来越远。
一、亲情不是不在了,而是“懒得表达”了
小时候,逢年过节,家里热闹非凡,亲戚们围坐一桌,谈笑风生。可长大后,聚会越来越少,即便见面,也多是客套寒暄。
我的一个同事小张,就是独生子。平时忙于工作,很少回家。父母每次打电话,他都说:“太忙了,下次吧。”有一次,母亲病了,想让他回去陪一陪,他却推脱说:“公司有事,过两天再说。”结果母亲自己去了医院,孤零零地挂号、检查。等小张赶到时,母亲只淡淡说:“没事,你忙你的。”
亲情不是淡了,而是很多人变得“懒得表达”。明明有时间发一条消息问候,却觉得没必要;明明可以回家陪伴,却总想着“等以后”。久而久之,亲情被冷落在角落里,越来越薄。
二、亲情不是没了,而是“算计太多”了
亲情,本该是无条件的关心与扶持。但现实中,很多人把亲情变成了利益的考量。
我有个邻居老王,有三个兄弟。年轻时,兄弟们经常互相帮忙。可后来父母去世,留下两套老房子,兄弟间为分配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大哥说自己出钱最多,房子该多分一点;二哥说自己照顾父母最多,理应多得;三弟则觉得自己经济条件最差,更需要房子。争来争去,兄弟感情彻底破裂,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有句话说得好:“一旦把亲情用天平称,分量就轻了。”亲情本该是血浓于水的情感,一旦被金钱和利益掺杂,就失去了纯粹。
三、亲情不是不需要,而是“优先级降低”了
在现代社会,大家都忙着追求更好的生活:为了事业加班,为了孩子拼命,为了房子贷款奔波。忙碌成了习惯,亲情自然被排在了后面。
展开全文
我认识一位大姐,常年在外地打工,很少回家。她说:“父母身体还好,我得先赚钱给孩子买房。”几年后,等她终于攒够了钱回家,却发现父亲已经病重,甚至叫不出她的名字了。大姐哭着说:“我这几年忙着赚钱,却忘了陪伴才是最贵的东西。”
亲情,不是等你有空才存在的。你把它放在最后,它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变淡。
四、亲情淡了,其实是一种提醒
亲情越来越淡,不是亲情本身出了问题,而是提醒我们:要主动去经营和珍惜。
在《将相和》里有句耐人寻味的话:“大事以和为贵。”亲情也是如此。它需要的是体谅与守护,而不是冷漠与等待。
有个朋友分享过她的故事。她曾经因为和姐姐意见不合,几年不联系。后来母亲生病,她们不得不一起照顾母亲。那段时间,她们重新学会了沟通与理解,关系反而比以前更亲近。朋友说:“亲情就像一盏灯,你不去点亮,它就会熄灭;但只要愿意修补,它依旧会温暖。”
五、最好的答案
为什么人的亲情观念越来越淡?
答案很简单:不是亲情变淡了,而是人心疏远了。
我们习惯了用“忙”来掩饰冷漠,用“以后”来推脱陪伴,用“利益”来取代真心。于是亲情渐渐褪色,关系越来越远。
但亲情从未真正消失,它就在那里,等我们去呵护。
你的一通电话,一次回家,一句关心,都是亲情最好的保鲜剂。
结语
亲情,永远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房子车子都会贬值,唯有亲情无法替代。
不要等到亲人离开,才追悔莫及;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想起珍惜。
从今天开始,多给父母打一个电话,多陪孩子说几句话,多和兄弟姐妹走动一下。
亲情不是天生稳固的,它需要我们用心经营。当你愿意用行动去温暖亲人时,你会发现,亲情从未淡去,只是我们太久没用心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