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宁
北京市网络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看懂App评论作家
人间正道是沧桑,对于网贷市场,机构的进入退出、起起落落已是屡见不鲜,无需过度解读,然而网贷如此,助贷就一定好吗?不然。一则,助贷“太平”的表象下,其实只是还来不及管,同时也反映了主管部门和更高效力制度法律的缺位,这其实更是一种风险。二则,从合作方看,什么样的机构需要助贷?肯定是从资产到风控等等都需要“赋能”的机构,且这种机构也天然地有转移风险的动力,特别在现今环境下与这些机构共舞也不可谓没风险或风险低。三则,所谓退出,也不是说简简单单一份声明的事,除了谁来认定认可的问题,就是过往债权债务的消化也是长时间的事情,而这长时间也很可能蕴藏了风险。
薛洪言
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看懂App评论作家
根据《关于做好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见》相关要求,已出险平台均在清退之列,难以获得备案资格。就信而富而言,前期曾爆出一些兑付相关的纠纷,对其后续备案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受此事件影响,既便拿到备案,要重获出借人信任也是难上加难。所以,此次转型助贷机构,应属无奈。 不过,助贷机构,核心竞争力在于流量,最好是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流量,场景型巨头具有天然竞争力;对于P2P平台而言,存量用户有限,又没有活水流量,转型做助贷,没有核心竞争力,初期靠存量用户,随着存量优质用户被洗净,中后期发展乏力。
王永升
看懂App评论作家
日前,上海的一家老牌P2P平台信而富宣布,由于近期的监管变动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市场的不确定性,正在停止P2P相关业务,向新的助贷业务模式转型;同时,上海的另一家大型P2P平台点融网对外宣布新一轮融资,将增加注册资本至5亿元,并进行业务结构调整,将助贷业务及为传统金融机构赋能作为重点发展方向;网贷机构向助贷转型似乎已成了新的趋势,同时也预示着原来的行业定位“PEER TO PEER的投融资交易撮合平台”正在走向衰亡。
网贷机构经过多年的运营发展,曾经宣称的智能风控在实际业务中并未得到检验,即使是行业头部的一些平台也已无力承担逾期和坏账给平台带来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谋求转型与金融机构合作助贷业务或许是一条基于平台流量进行自救的道路;然而助贷领域玩家众多,拼的不只是流量还有场景和技术,贷款用户的忠诚度如何也是影响转型成功的重要因素。
无论如何,还是希望网贷行业不忘初心,努力实现曾经喊出的“普惠金融”的口号,降低融资人的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提升整个社会的信用度,或许这才是监管部门所乐意看到的,也是网贷机构的投资者、贷款者所乐意看到的。
匿名
P2P业内高管
信而富作为“老牌”P2P,退出网贷,转型助贷,是今年以“清退”为主轴的监管背景下,网贷机构寻求平稳退出的一个案例。将资金端从C端转为B端,解决了目前监管重视的“社会风险”,回归“金融风险”。 网贷发展这些年,许多平台积累了大量的风控数据,转型为助贷后,对于银行、信托等持牌金融机构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业务支持和补充者。同时,由于业务上下游的关系,今后助贷的监管,也会集中在对持牌金融机构进行相关业务的规范,这样监管的压力将大大降低。
由曦
《蚂蚁金服》作者,看懂App评论作家
从由个人投资者处融资的P2P模式,向面向机构资金的助贷模式转型,已经是目前主流的网络贷款平台共同的转型方向。信而富此举是出于监管压力和行业趋势的必然反映。这并不令人意外。
看懂小程序上线啦:好新闻,要看懂!
7大领域资深专家重磅登场
深刻、独到、犀利的新闻解读等你来品尝!
↓↓↓↓↓↓↓↓↓↓↓↓↓↓
欢迎微信搜索「看懂」小程序
< end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