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
要在虚拟世界和现实空间找到一个分寸恰当的平衡点并不容易,王源想在现实世界求一份往常的清净不可能,想在虚拟世界求一份现实中的友善更不可能。
巨大成功的同时,TFBOYS的成名路上也面临着巨大非议。从唱功、长相,到成名之路,3个男孩都被质疑了个遍,部分粉丝的疯狂行为也被归算到3人身上,享受鲜花和掌声的同时,就要承受与之相随的刻薄与非议。
这是一条实打实的甘苦自知的路,李咏芳最沮丧在于,儿子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的人生经验。
从小到大,李咏芳教育王源提到最多的就是做人要善良和忍让。但当残酷的网络世界和势利的娱乐圈重叠,李咏芳常常疑惑,自己传达给儿子的品格,是否会让他吃亏。
早几年,王源对网上铺天盖地的谩骂很伤心,网上毫无来由的恶意在一个乖顺孩子的世界里是没有办法理解的,李咏芳对王源说,别人的想法你没办法左右,他们又不真的了解你,做好自己就好了。
但是私下里,李咏芳还是替儿子委屈,儿子从小就很乖,几乎什么事也不用家长操心,对待长辈从来懂事礼貌,也不跟别的小朋友打架,没做过任何出格的事。
王源并不晓得恶意从何而来,有时候走在街上,也会有冷冰冰的眼神甩过来,身后的小声议论会让他特别无所适从,有时实在没办法,就练就了一个本领,“就是走路不管别人怎么说,如果骂的话,我眼睛笔直地往前看,继续走,就当看不见他一样。就算他和我迎面走过来,我就像看不见他一样,走掉。”
刚学会用智能手机时,王源气不过,蒙在被子里看手机,看到骂自己的评论,就在被窝里喊一句“靠”。
“没别的了?”面对《人物》记者的提问,王源眨巴了几下眼睛不置可否地笑笑。这个习惯延续至今,问他生活中面对问题的解决方法,王源说,“一个字,平时说一个字,“靠”,说完之后再慢慢化解。”
王源也确实没有别的发泄渠道,早些年在重庆的时间多一些,他就拉几个要好的同学去吃火锅,“每天中午就约同学去吃火锅,每天中午去吃,然后我们全部吃拉肚子了,我就把压力消化掉了,开心。”
但随着工作的增多,他离开了家,搬到了北京TFBOYS一起住的公寓。在重庆的时间越来越少,采访这天,王源仔细想了想,还是没想起来上次离开重庆是什么时候。他的青春期被分割成很多块,真正留给自己的时间并不多。
孤单
虚拟世界中的赞美或诋毁只能自己一个人去消化,王源没有什么人可以倾诉。媒体采访的时候,总希望听到他说,当初练习生的时候有多辛苦,但是王源说,那个时候“反而没有那么孤单,我觉得挺好的,因为在学校有同学,然后在公司也有朋友,反而就还好。”
真正的孤单是走红后,他离开重庆,来到北京。刚出道时,TFBOYS 3个人在一起的时间还比较多,但随着工作安排开始不同,3个人各有各的忙碌,这份自练习生时期开始的陪伴也渐渐消失了。
2017年,王源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明显变化,也更有意识地开始从事一些公益活动,他作为青年代表去联合国做了一段全英文的发言,而后被任命为联合国儿童教育基金会青年教育使者,开始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号召人们关注偏远地区的教育问题。
公共视野之内,他不再是那个跳着“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尽力取悦众人的小男孩,相比于出发时的懵懂和羞涩,虽然只过去了不到4年,看上去王源距离13岁时的那个自己已经十分遥远了。
工作中,王源开始有自己的主见。王源的宣传人员很感慨过去一年王源的变化,好像一下子就长大了,初见时还是小孩儿的样子,但是今年,很明显的,他开始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衣服是不是可以这么配,造型那个样子会不会好一些,他不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他人想法中被包装出来的偶像,“他自己本身是脑子里面有东西,有想法的。”
但出发越远,回头也就越难。远方的世界越如鱼得水,回到生活中就有成倍的孤单。中考之后,很多同学有了难得的假期,因为面临分别,许多原先的朋友需要这个假期来巩固过去的友谊。王源不行,很快投入到工作之中,高中开始,他更少地出现在校园中,再回到学校,初中班里的同学都分散到各处,朋友们各自有了新的生活,王源非常想和同学像过去一样相处,但慢慢发现,自己融不进去了:
我的一个同学,初中同学,他是我认识的第一个同学,初中跟我住一个宿舍,一直玩得蛮好的。然后上高中了,我去上了几天课,就是我那个班只有他和我是在同一个班,他坐我后面,然后我就只跟他玩那几天,但后来有一次我约他们出来吃饭,就和其他几个同学出来吃饭,他就不来,死活都不来。
后来这位同学的妈妈给李咏芳打电话,说是自己的孩子觉得王源几个朋友家里条件都很好,就不想一起玩了。青春期的友谊脆弱敏感,王源也没有机会和时间去跟自己的朋友说,自己交朋友从来不是因为钱,他的朋友本来就不多,真正交心的更是没有几个,他想证明,他还是过去的他,他不想失去任何一个朋友。但这种证明很无力,命运还是把曾经的伙伴牵引到不同方向。
好在练习生时期的王源,比普通小朋友更早地理解了分别。一起训练的小朋友很多,大家彼此作伴,互相加油打气,每个人都很平等,上同样的课,做同样的练习,但是优胜劣汰的法则摆在那里,如果某个小朋友连续几天不来,他就知道,这个小伙伴被淘汰了,他又失去了一位朋友。那时候也没有什么意识,也不知道留联系方式,很多朝夕相处了几年的小伙伴,就这么消失在人海里面了。
TF家族有位名叫刘志宏的伙伴,去年7月,刘志宏通过微博突然宣布自己更喜欢平凡自由的生活,下决心告别演艺圈。这件事给了王源不小触动,一条路原本很多人结伴出发,慢慢的人越来越少,越到后来,发现自己的身边,就只有自己一个人了。
琐碎
越孤单,对生活里的友善就越渴望。助理小强成了王源生活里最重要的朋友,王源很坚定地对记者强调:“强哥不是我的助理,他是我最重要的朋友。”
说到原因,王源说起很小的一件事:他有个船,一个小快艇,上船,他贼逗,他那个船只有一个救生衣,我还没上,“赶快,赶快,把救生衣穿起”,就是说赶快让我把救生衣穿上,他说你救生衣不穿好,我不让你上船。
他说在重庆时,小强到江上打鱼,自己还没有吃,就跑过来送到他家,什么事都第一个想到自己。别人对他的好,王源通通记在心里。 这些并不是小强的工作内容,但是工作之外,他还想着你,王源在意这些生活中琐碎的细节。
很早就离开父母,身边都是盼着自己成功的成年人。更重要的是,这些年中不断有人从王源生活里退出,小强这个朋友,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练习生时期开始,每隔一段时间,王源的生活就会经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王源说自己是一个特别不愿意经历变化的人,公司中突然有人离开或者有新人进来,他都要适应好久。
采访中,《人物》记者问王源,如果这时候小强突然说不干了你怎么办?王源调皮地说:我去他家门口堵他,敲他门,去戳他的船板,给它戳破了。
王源确实害怕发生变化,王源的老师刘彬斌说,每次回学校,他都会积极张罗吃饭,请大家看电影,希望时间还停留在原地,大家依然是好朋友。
因为粉丝不断地骚扰,读初中时刘彬斌建议过,给王源开一个特殊通道,从学校食堂开个小门到他住的地方,这个提议被王源否决,他不想搞特殊,就想像个正常学生一样从校门进、校门出。
王源生在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小时候每年生日,全家人一定要凑到一起,热热闹闹给王源庆祝。走红之后,这样的机会几乎消失,TFBOYS 3周年,李咏芳和老公到北京看儿子的演出,舞台炫目,粉丝疯狂,回到酒店,很久很久,都没见儿子来,老公对李咏芳讲,“感觉儿子不是我的了。”
在这种心酸面前,如今王源每次回家都成了生日和节日,一大家子人凑到一起吃火锅,尽力去补全王源被明星的身份挤占掉的家庭生活。李咏芳想让儿子明白,不管怎样,家人永远是不变的。
今年三四月录制《王牌对王牌》,一直在镜头面前阳光可爱的王源罕见地崩溃痛哭,李咏芳印象中上一次见到儿子哭还是差不多10年前。节目中,崩溃的原因是一道拔丝地瓜,那是小时候奶奶总做给他吃的菜,小时候王源总说奶奶放糖太少,所以都拔不出丝来。但进入娱乐圈,已经有七八年,再也没吃过奶奶做的这道菜。
去年,王源给家里买了房子,新房子最让全家人高兴的并不是有多大多豪华,而是一层邻居都很友好,大家都不把王源当成明星,有时候回家,邻居一个阿姨在楼道里就会喊,“幺儿,过来我家吃饭。”
整层的邻居有一家做饭,其余家就凑到那一家去吃饭,李咏芳很感激邻居给王源保留了一份难得的烟火气,让他能在舞台之外,灯光之外,欢呼和尖叫之外,还有机会去感受扎扎实实的人间温情。
但大多数时间,王源都没有机会好好感受。这些年他在家最长的时间不过20天,朋友们都消失了,他就骑单车去江边玩,有时候小强陪着,大多数时候是自己一个人。
娱乐圈的成人世界,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来讲,也隔着一段难以抵达的距离。刘彬斌经常接到陌生号码的来电,王源的电话经常会被粉丝发现,所以经常会换电话号码,后来刘彬斌干脆不存了。
去年,王源在电话中跟刘彬斌说,因为有时候节目会录到后半夜,一些成年艺人就会张罗大家喝顿酒,或者中间实在累了,抽根烟解乏,对成年人来说,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解压方式。但这时王源就会自觉退到一边,“我知道说自己不能沾(抽烟、喝酒),就刻意会去避开,比如说他们有些,晚上说叫一起去吃饭,这种我也不会去。”
刘彬斌有时候也有王源妈妈的苦恼,自己的经验并不足以教会这个学生去应对他生活里出现的问题。虽然王源已经进入高中,但是初中3年的相处,自己和王源成了生活中的朋友,他觉得王源目前还是太小,而面对娱乐圈,诱惑又太多,父母老师都不在身边,发挥作用的,最终还得是自己的自制力。
少年王源身上有着天然的分寸感,刚入行的时候,他看黄晓明、薛之谦这些艺人时常会恍惚,他们不是大明星吗?然后回过神来,自己和他们已经是一个圈子的了。
一开始,他从不主动加艺人的微信,害怕给别人添麻烦,后来录制《王牌对王牌》时开始长时间的接触,王源才会主动去提加微信的事:后来我加了很多艺人前辈的微信,但我也很有原则,就是第一次一定不要加,就一定到第二次合作的时候才会加,我相信说一回生二回熟,因为第一次加有点尴尬,但第二次的话就是说稍微熟了一点,说老师,我们加个微信吧,逢年过节都会问候一下。
王源一直梦想着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创作歌手,后来跟薛之谦熟了,薛之谦讲过很多次,“他说你想学写歌,想学,你来找我,我都可以教你。”
但是王源都没有去找,王源知道,薛之谦是真心的,他一定会教他,但是“我觉得他很忙啊,因为他红啊,对吧,因为他红啊。”
王源大概十分明白,红的人能忙到什么地步,他很害怕自己会给对方添麻烦,就计划着自己先学好基础,以后有机会再找薛之谦请教。
薛之谦在音乐道路上经历的起伏给了王源很多思考,他没有正面跟薛之谦交流过,就自己去想,“他经历了红到不红,再到红的这个阶段,他心态很好,就是说不管怎么样还是坚持做自己的音乐,对粉丝真诚,对音乐真诚,没有轻浮,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心态。”
17岁,人生没有经历大的挫折,王源只能靠着在一旁对别人的观察汲取自己继续前行的营养。王源十分清楚,自己目前的实力同所享有的名气并不匹配,问及成功的原因,冲出他嘴边的第一个词就是“运气”,“我实在是太走运了。”他能做的就是努力,希望有一天,能依靠自己的努力把名气与实力两者距离缩减到最小。
出口
王源在大众面前表现得越得体、越成熟,作为母亲,就越心疼、越放心不下,明明该是被照顾、被宠爱的年纪,但王源早早就进入社会,进入的还是瞬息万变的娱乐圈,她有时候想,同龄的小男孩哭一顿闹一顿就没事了,不哭不闹的王源,他心里的委屈和压力,要找谁去说呢?
父母没有办法给他更多的照顾,有时候坐飞机去看他,因为正忙着工作,也不能马上见到。录节目或参加活动常常不能开手机,李咏芳经常要经历电话一端不知要多久的等待。
李咏芳也很少跟王源说娱乐圈的事,只是反复地说着,要注意身体,不要落下功课。
和大多数的母子关系一样,对于母亲的担心,王源总是不断给母亲减压,我很好,我没事,永远报喜不报忧。去到任何地方,不管行程多紧,王源都会绞尽脑汁给家里人选礼物。
李咏芳经常做梦,梦里都是王源小时候的样子,她太想有机会弥补一下儿子成长的这些年,手机里存的也是儿子小时候的照片,这两年的反而很少,化上精致的妆容,穿漂亮衣服的照片李咏芳都没怎么存,她希望守住儿子生活中的样子,舞台上的、杂志上的王源属于粉丝、属于娱乐圈,那些离自己太远了。
不管愿不愿意,不管身后有多么殷切的目光,王源必须接受生命中大多时候是一个人的现实。
王源很早就懂得了人生来来往往的道理,他说起练习生时那班坐了两年多的公交车:我很清楚地记得,我上车的时候没有几个人,然后坐几站之后慢慢就开始上人,上了很多,然后在4公里那个站下很多人,到南坪那一站都下完了人。就我现在都还记得很清楚,形形色色的人。
有时候一个人的时候,王源会觉得无聊和孤单,但一切都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为什么要过和别人一样的人生呢?有独一无二的经历,没什么不好。”
一个人在北京的时候,王源喜欢骑单车,他可以骑得飞快,完全忘掉两边的世界,直到耳边响起呼呼的风声。
他最喜欢的运动是滑雪,穿上滑雪服,戴上帽子和眼镜,没有几个人认出自己,从高高的雪道一冲而下,白茫茫的雪地里一个人飞驰,那感觉爽极了。
最快活的一次,是在河北一个雪场,他滑进了野雪区,蜿蜒曲折地在树丛里面蹿,他从树中间滑过去,慢慢滑,很舒服,两边也没有人。王源记得很清楚,那片雪是没有人滑过的,你自己划了过去,身后轧出了一条路来。
(应受访对象要求李咏芳、刘彬斌为化名;实习生翟锦、魏晓涵、黎诗韵、陈柯芯对本文亦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