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籍唐宋诗人词人概述

admin 4221

谢赐珍珠

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

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薛今之和欧阳詹是较早通过进士科考试进入唐朝政坛的福建男人。欧阳詹是与韩愈同榜考中进士,比韩还高一个名次,是榜眼。

唐明皇命吟屈轶草

薛令之

托荫生枫庭,曾惊破胆人。

头昂朝圣主,心正效忠臣。

节义归城下,奸雄遁海滨。

纶言为草芥,臣为国家珍。

观送葬

欧阳詹

何事悲酸泪满巾,浮生共是北邙尘。

他时不见北山路,死者还曾哭送人。

除夜长安客舍

欧阳詹

十上书仍寝,如流岁又迁。

望家思献寿,算甲恨长年。

虚牖传寒柝,孤灯照绝编。

谁应问穷辙,泣尽更潸然。

晚唐的黄滔应该是最有名气的福建籍诗人,《全唐诗》收录其诗100余首,被称为“闽中文章初祖”。

放榜日

吾唐取士最堪夸,仙榜标名出曙霞。

白马嘶风三十辔,朱门秉烛一千家。

郄诜联臂升天路,宣圣飞章奏日华。

岁岁人人来不得,曲江烟水杏园花。

题友人山居

到君栖迹所,竹径与衡门。

亦在乾坤内,独无尘俗喧。

新泉浮石藓,崩壁露松根。

更说寻僧处,孤峰上啸猿。

后来居上的两宋福建文坛

两宋文坛成就最高的体裁是词,而福建籍词人不再是这个舞台上的龙套、配角,而成了主角。北宋的柳永,南宋的张元幹、刘克庄、谢翱,都是名家,甚至是大家。而严羽的出现,直接把福建人在文学理论上的建树拉升至华夏诗论的高峰。

最早的福建词人为徐昌图。其《临江仙》一首写道: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柳永是北宋首位专力创作慢词、自制新曲的卓越成就的作者。他的《八声甘州》就是一首兴象超远、情景融合的独具生命气息的回响之作。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怎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章质夫的《水龙吟》(杨花)被苏轼极力称赞,并次韵唱和。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张元幹是北宋与南宋交替时期的词坛承前启后的重要词人。有《芦川词》二卷,词风多样,而婉约格调的词尽显明畅凄婉,有妩秀之致。

浣溪沙

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

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

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是辛派的重要作家,雄力弥足,却不减隽美风流。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

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今把作握蛇骑虎。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谈笑里,定齐鲁。

两河萧瑟惟狐兔。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算事业须由人做。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塞鸿去。

谢翱(1249年-1295年),字皋羽,一字皋父,号晞髪子,又号宋累,晚年号晞发子。被誉为“宋末诗坛之冠”。

西台哭所思

残年哭知已,白日下荒台。

泪落吴江水,随潮到海回。

故衣犹染碧,后土不怜才。

未老山中客,惟应赋八哀。

书文山卷后

魂飞万里程,天地隔幽明。

死不从公死,生如无此生。

丹心浑未化,碧血已先成。

无处堪挥泪,吾今变姓名。

黄昇,字叔旸,号玉林。他编的二十卷上下部《花庵词选》,对研究唐宋诸贤至南宋作家词作,提供了高质量的绝妙词选。《酹江月》(夜凉)一词是极富情味的秋夜感怀之作。

西风解事,为人间、洗尽三庚烦暑。一枕新凉宜客梦,飞入藕花深处。冰雪襟怀,琉璃世界,夜景清如许。划然长啸,起来秋满庭户。

应笑楚客才高,兰成愁悴,遗恨传千古。作赋吟诗空自好,不直一杯秋露。淡月阑干,微云河汉,耿耿天催曙。此情谁会,梧桐叶上疏雨。

严羽,字丹丘,一字仪卿,号沧浪逋客,世称严沧浪,福建邵武人。严羽的一生主要生活在南宋宁宗、理宗两朝。作为一个作家,他的创作受江湖派诗人影响较大,曾自号“江湖诗友”,现遗存《沧浪诗》约150首。严羽论诗推重汉魏盛唐,号召学古,所著《沧浪诗话》名重于世,被誉为宋、元、明、清四朝诗话第一人。

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沧浪诗话》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