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催化炬光大涨的小作文真实性的一些思考-炬光科技投资备忘2025-8-6

admin 3289

来源:雪球App,作者: 慢跑者397,(https://xueqiu.com/7816213565/345882457)

今天炬光突然一反常态大涨16个点,站上100(应该是年内新高),大涨的催化剂是这样一个小作文:

🌈【炬光科技】重大更新:微透镜阵列通过coherent进英伟达cpo交换机二供。价值量1美金左右/通道,1152个通道,单台价值量1200美金左右。收入弹性在0.8-1亿美金收入,相比炬光科技24年收入,翻倍弹性。2025--8-5的版本

今天收到很多询问的短信,让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讨论机会,简单的把我的思考和理解做一个备忘。

事先声明,我不是什么课代表,只是一个普通的业余散户,我喜欢我现在的工作,没有任何转职业投资的想法。我发备忘,主要是希望一方面整理思考,另一方面抛砖引玉,不断积累自己的炬光成长逻辑的认知,把握好这个成长机会。

思考1:为什么3月初的事件(入选coherent全球卓越供应商)和5月初的小作文(绯闻对象是mallonox),6🈷️初的高盛研报(明确指出炬光是cohr和lume的先进光学器件供应商),三个和英伟达供应链相关的事件没有在市场掀起任何火花?

3月初的官宣没有明确的产品信息,5月初的小作文数字过于炸裂,6月初高盛的研报国内研报平台查不到(我是托一个朋友才拿到)。

一条条来分析:

1: 3月的官宣透露出以下重要信息:

1) 炬光和cohr之间的合作是一种定制化,且基于新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严苛应用场景中交付尖端光学组件及解决方案的强大能力”

2) 炬光是cohr认可的协同创新伙伴(基于炬光的产能布局“快速响应”,和完整的微纳光学工艺平台“协同创新”。

从这些信息看,炬光为cohr提供的这个应用于“严苛场景”的 “尖端光学组件及解决方案 ”很可能应用在1.6TCPO上。

以下摘自炬光官网:

炬光科技官网(3月24日):该奖项表彰炬光科技在确保业务无缝连续性、主动风险管理及战略性全球扩展方面的卓越表现,以支持Coherent高意公司供应链韧性与创新需求。作为长期可信赖的合作伙伴,炬光科技始终致力于运营精益化、快速响应 及协同创新。

炬光科技海外销售及商业拓展高级副总裁Sinclair Vass先生表示:“我们很荣幸获得Coherent高意公司的认可,这彰显了我们对全球光子学行业提供可靠创新光学解决方案的坚定承诺。该奖项进一步印证了炬光科技在严苛应用场景中交付尖端光学组件及解决方案的强大能力,尤其在光通信领域,我们的先进微光学技术正持续推动性能升级。

2:5月华西小作文的信息与昨天小作文的文本比对

1)华西电子5月8日的小作文里,和昨天小作文文本高度重合,只是合作公司是mallonox,单价(1.5美金)要高于8-5日的单价1 美金

2)在华西的5-8日小作文里,炬光是一供(“占据主要份额”),且和cohr协同研发是配套英伟达下一代产品(以太网交换机和CPO)的多个定制解决方案相关的组件(v型槽阵列,fau,和微透镜阵列)

下面是5月8日小作文的文本(摘自知识星球公众号的mt调研)

【华西电子】继续看好炬光科技:CPO板块最大预期差,一季度经营拐点已现,2年4倍股,强烈看好1⃣CPO板块最大预期差:1)第一代不可插拔CPO:瑞士子公司SMO在光通信微透镜阵列全球技术领先,配套Mallonox开发多年。英伟达25年发布第一代115.2T以太网交换机,单通道100Gbps/s,对应1152个通道,预计单通道微透镜价值量1.5美金,对应单台交换机CPO 1700美金。预计25年小批量出货,26年批量,27年开始爆发式增长。炬光有望占据主要份额,潜在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2)第二代可插拔CPO:预计NV明年发布第二代可插拔CPO,ReLFACon高端FAU包含V型槽、微透镜、光纤阵列及其他组件,炬光德国子公司LIMO V型槽技术性能全球领先,SMO微透镜产品全球领先,公司在下一代CPO会做整个组件,价值量相对单个微透镜大幅提升,潜在市场需求预计大几十亿~百亿,炬光有望占据较高份额,若实现30-40%份额,对应30-40亿收入规模,成长潜力巨大。

那么为什么5-8日有明确出处的小作文,而且内容更详细,数据更炸裂,却没有在市场掀起浪花,而8-5这个个没头没尾,出处不详,且营收规模大大缩水的小作文却立竿见影呢?

我的理解或者个人猜测是5-8日大概率是还在验证中,而8月5日,炬光和cohr的终极客户(英伟达)取得重大进展或者突破,cohr也在最近连续创出年内新高。

思考2:8-5日这个版本的小作文里的数据是真的吗?

其实要得到最靠谱的回答,尤其是定量拆分还是应该在8月底的业绩交流会上问老刘。

这里只给出个人通过整理资料后一些个人判断,这些判断是我基于逻辑,碎片化信息和常识的推测,我准备好了对考虑不周,认知不全,以及各种疏漏导致的错误进行自我纠错和更新,写出来就是抛砖引玉,请各位拍砖。

我的理解总的说来是两点:

1 炬光给cohr交付微透镜ASP大概率不会达到1500美金,两个小作文的估算都夸大。

理由是:这种应用场景对光学元器件的要求是元件高度集成,耦合精度高。基于这个特点,两个版本的小作文,简单的把一个微透镜单价乘以通道数与技术迭代的逻辑相冲突,我理解应该不是微透镜,而是微透镜阵列,这样一个组件可以集成多个通道,虽然单价会比单个微透镜要高,但单台ASP总价会降低很多,实现了炬光和cohr的双赢。炬光提升单品高毛利,帮cohr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性能。(这个推测与炬光和cohr的官宣不冲突)

2炬光为cohr提供的严苛应用场景中交付尖端光学组件及解决方案 的市场价值,即便会有一些出入,也大差不差应该有相当高的可信度。

理由如下:

首先、1季度业绩交流会上老刘回应机构提问(明年光通信业务占比是否有可能超过25%),老刘说可能很小,今年超过10%非常有把握,明年增长也会很快,但不大可能超过25%。首先这个提问有点坑,因为明年炬光的激光雷达业务和汽车照明业务都是高增长,其次在其他细分业务也是高增长的时候,单个业务从10+,直接升到25%是非常夸张的,所以老刘说不太可能。

其次,老刘和田勇又分别补充两点.1上述预测是基于微透镜阵列,如果考虑技术门槛更高的组件上限会提高不少2如果明年景气非常高,也有可能打到这一目标(光通信业务超过总营收的25%) 因为高精度的定制化集成组件的价值量会相对于元件有大幅上升,这是一个精密产业的普遍规律。

通过这一段回答,我的个人推测如下:今年一季度交流会的时候,炬光和cohr敲定的合作是基于微透镜阵列,更高级别的组件还在研和验证中,华西证券在调研后,把各种在研和未通过的组件价值量都加总在一起发出5-8日的小作文,但这个版本和交流会上老刘的回复反差太大,所以不被市场普遍认可。

6月份,高盛跟踪cohr和lumentum挖到了炬光,发了一个简短的研报,国内机构肯定注意到了,因为六七月的走势非常强势且波动小,这是明显吸筹的盘面特征。

在此期间,炬光发布了好几款应用于光通信尤其是CPO的组件(参加我的备忘),可能随着英伟达1.6t的批量出货在即,炬光和cohr在订单(至少在预期确定性上)有了重要突破,于是8-5日的小作文被市场资金所认可。(8-6日的龙虎榜也可以支持这一推测)。

思考三:炬光是不是在吹牛,因为欧洲和中国(含台湾省)在内也有很多光学企业,都没有可参照的订单和案例。一个微透镜不会这么值钱

这个是我在论坛上看到一个大V的质疑,本来想回复他,可以他拒绝留言,这里一并写下我的理解。

第一,不是微透镜,而是微透镜阵列,以及v型槽阵列,等等一系列高度定制化的组件,高精度的定制化组件的价值量就比元件高,而且高很多。

第二,炬光之所以能做出这些高精度的定制化组件,是因为他拥有全球唯一的微纳光学工艺平台,当下六个微纳光学制造工艺,炬光拥有其中五项(老刘说剩下那个没有拥有是因为这个工艺技术门槛太低 竞争格局太差)

为什么中国(含台湾省)和欧洲的企业没有这种的订单,因为除了炬光科技外,全世界范围内,没有一家企业拥有三种以上的微纳光学制造工艺。(这是上半年投资者交流会我提问,老刘明确回答的,是完全公开可以查到)

最后,哪里有疏漏的,请大家批评指正,我只是抛砖引玉。

$炬光科技(SH688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