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集團

admin 7201

此條目之中立性有爭議。其內容、語調可能帶有明顯的個人觀點或地方色彩。 (2025年5月6日)加上此模板的編輯者需在討論頁說明此文中立性有爭議的原因,以便讓各編輯者討論和改善。在編輯之前請務必察看討論頁。

海爾集團海爾位於青島市的總部大樓公司類型股份制集體所有制企業[1]ISINCNE1000031C1成立1984年4月28日,​41年前​(1984-04-28)代表人物張瑞敏(執行長)總部 中國山東省青島市海爾工業園標語口號你的生活智慧 我的智慧生活產業綜合企業產品家電、藥品、通訊、數碼產品、智能家居、軟體、物流、金融保險、房地產、醫療設備營業額2419億人民幣(2017年)[2]稅後盈餘301億人民幣(2017年)[3]員工人數78,000子公司海爾智家(上交所:600690)40.86% 青島銀行26.1%網站www.haier.com(簡體中文)

海爾集團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家家電企業,也是中國最大的家電生產企業,創立於1984年的中國山東青島之電冰箱與雪櫃、冷凍產品製造業務。截至2014年,已發展至全球雇員超過7萬人,收入約2007億元人民幣的家具品牌。此公司在上海及香港股票交易市場上市。旗下品牌有卡薩帝[4]以及Leader。[5]

歷史[編輯]

南昌海爾專賣店

廣東新會大潤發內販售的海爾電器區

海爾標誌兼吉祥物——「海爾兄弟」雕像

海爾舊總部大樓

位於日本的海爾廣告

青島海爾工業園

海爾的前身為青島電冰箱總廠,創立於1984年。1985年,海爾引進合資夥伴利勃海爾,並使用「琴島-利勃海爾」(Qindao-Liebherr)作為公司的商標(琴島是青島的別稱),[6][7]此商標和海爾兄弟圖形成為海爾第一代識別標誌。海爾早期的合資夥伴利勃海爾是一家由漢斯·利布赫爾(英語:Willi Liebherr)於1949年創辦的德國重型機械公司。海爾得名於它的中文名。

1991年,海爾名稱確定改為青島琴島海爾集團公司,產品商標也同時改為琴島海爾,推出中英文組合標誌「琴島海爾」。這是海爾的第二代識別標誌。

1993年5月,海爾企業名稱改為海爾集團,集團將產品品牌與集團名稱均設定為中文海爾。同時設計了英文Haier作為標識,產生了第三代海爾企業識別標誌。

2002年初,海爾與三洋電機在日本成立合資公司三洋海爾株式會社,由三洋電機控股,負責海爾品牌家電產品在日本的銷售和品牌推廣。[8]

2004年12月26日,海爾集團啟用了新的海爾標誌。

2006年,海爾集團推出子品牌家電卡薩帝[9]。

2007年3月31日,三洋海爾解散,海爾產品由海爾子公司海爾日本銷售株式會社銷售。[10]

2011年7月28日,海爾集團收購三洋電機的冰箱、洗衣機以及東南亞四國的白色家電銷售業務。

2012年9月9日海爾集團提出以8.69億紐西蘭元(約54.85億港元)全面收購紐西蘭洗衣機及廚用電器生產企業婓雪派克(英語:Fisher & Paykel)(Fisher & Paykel Appliances)。2009年前,海爾斥資8,000萬元購入婓雪派克20%的股份。婓雪派克業務包含家電生產及銷售業務與消費金融業務,2012財年總收入為10.38億紐西蘭元。

2016年1月16日青島海爾(600690)提出以54億美元(約421億港元)現金收購奇異的家電業務相關資產,本次收購包括奇異家電所持有位於墨西哥的家電企業Mabe(英語:Mabe (company))的48.4%權益和Adora、Brillian、Hotpoint(英語:Hotpoint)、Monogram、Calrod、zoneline等358個商標。

2016年6月7日由海爾集團控股41%的青島海爾和奇異宣布,雙方已就青島海爾整合奇異家電公司的交易簽署所需的交易交割文件,標誌著奇異家電正式成為青島海爾的一員[11][12]。

2019年1月8日,海爾股份有限公司與義大利Fumagalli家族共同宣布,海爾已完成對義大利家電企業——(卡迪公司(英語:Candy (company)))的收購,此次收購後,Candy公司改稱海爾歐洲公司,海爾歐洲總部從法國巴黎遷至義大利,Candy、Hoover(英語:The Hoover Company)(僅歐洲區),Rosières,齊洛瓦(義大利語:Zerowatt)等品牌加入海爾家族。雙方合併後的營收在西歐排名第五。

批評和爭議[編輯]

2014年,德國媒體指控海爾提供了預裝惡意軟體的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13][14][15]

早在2004年8月1日,《東方早報》以整版篇幅刊發郎咸平文章《海爾變形記——一次曲折而巧妙的MBO》,直指海爾員工持股會,抨擊海爾集團秘密MBO,侵吞國資。[16][17]

2018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稱,海爾公司所獲得的世衛組織「全球健康空氣領袖品牌」為偽造,並強調將保留法律追訴權[18][19][20]。海爾公司承認指控並向世衛組織致歉[21][22]。

2019年5月,海爾集團旗下屬公司捲入「賄賂」醜聞。[23][24][25][26]

參見[編輯]

海爾兄弟

參考[編輯]

^ 海爾集團公司.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網易財經. 2007-05-25 [2021-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7). 海爾集團公司工商登記為股份制企業,根據青島市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2002年6月1日出具的說明,認定海爾集團公司企業性質為集體所有制企業。

^ 新浪地產. 海尔集团2017年全球营业额同比增20%. 新浪網. [2018/1/9 9:39:16]. 請檢查|access-date=中的日期值 (幫助)

^ 中國財經網. 海尔集团2017年全球营业额同比增长20%. 中國財經網. [2018年1月6日14:51]. 請檢查|access-date=中的日期值 (幫助)

^ 卡萨帝跻身国际高端家电品牌. [2022-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7).

^ Leader是谁?. [2022-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8).

^ 海尔集团实施商标战略创建国际知名品牌. 2014-04-28 [2018-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27).

^ 海尔如何成为企业“创新教科书”?. 搜狐財經. 2017-03-19 [2018-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27).

^ 中国网:海尔三洋携手——中日企业合作关系走向对等. [2014-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4).

^ 卡萨帝15周年:您给我发明的动力,我给您选择的理由. [2021-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5).

^ 人民网:三洋海尔合资公司将解散 三洋称与接受调查有关. [2014-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4).

^ 雄心勃勃的梦工厂. 新華網. 瞭望東方周刊. 2019-04-25 [2021-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 (中文).

^ 青岛海尔整合通用电气家电. 中國日報中文網. 中國日報. 2016-06-07 [2021-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 (中文).

^ Wenn der Spion in der Hosentasche steck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welt.de.10 December 2014.

^ Lookout meldet auf Smartphones vorinstallierten Android-Trojane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zdnet.de.4 December 2014.

^ China-Phones mit Malware ab Werk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t-internet-design.de.8 December 2014.

^ 吳曉波. 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下). 中信出版社. 2007: 243–. ISBN 978-7-5086-1061-0.

^ 從「郎顧公案」到國企產權改革討論 .搜狐財經.2005年01月14日.

^ 偽造授證世衛指控中國「海爾」造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南洋商報.2018年5月27日.

^ 騙很大!中國「海爾」偽造世衛授證 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自由時報.2018-05-27.

^ 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要求部分媒體更正或刪除牽涉該組織的有關空氣污染的不實信息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聯合國新聞.2018年5月25日.

^ 認了...「世衛授證」造假被踢爆 中國海爾急發聲明道歉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自由時報.2018-05-29.

^ 民族品牌海爾承認獲世衛組織頒獎一事造假並道歉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法國國際廣播電台.2018-05-28.

^ 海爾集團旗下孫公司捲入「賄賂」醜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國經濟網·via 新浪財經.2019年05月28日.

^ 海爾集團旗下孫公司捲入「賄賂」醜聞[失效連結].經濟日報.2019-05-28.

^ 張欽. 卖3万台机顶盒行贿10万元? 海尔集团孙公司卷入贿赂丑闻 公司回应称法律文书尚未生效. 北京青年報. 2022-01-13 [2022-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3) –透過網易財經 (中文).

^ 海爾集團被捲入商業賄賂案 賣3萬台機頂盒行賄10萬元.藍鯨TMT.2019年05月17日.

外鏈[編輯]

海爾(簡體中文)

海爾集團的Facebook專頁

閱論編全球主要資訊科技公司

最大的資訊科技公司列表

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列表

最大的軟體公司列表

全球二十大半導體廠商

消費電子產品行動裝置[1]

蘋果

三星電子

Google

華為

索尼

華碩

宏碁

摩托羅拉移動

小米

LG電子

TCL

vivo

OPPO

中興

榮耀

魅族

夏普

富可視

Nokia

微軟移動

Micromax

Tecno

個人電腦[2]

聯想

惠普

戴爾

蘋果

宏碁

華碩

微星

技嘉

鴻海

Razer

三星電子

富士通

華為

組裝代工

鴻海

富智康

廣達

仁寶

緯創

英業達

和碩

偉創力

天弘科技

捷普科技

Viking科技(英語:Sanmina Corporation)

冠捷科技

其他

諾基亞

日本電氣

黑莓

影像

佳能

三星

尼康

索尼

徠卡

奧林巴斯

柯尼卡美能達

柯達

京瓷

納思達

利盟

理光

精工愛普生

惠普

夏普

東芝

施樂

大立光電

哈蘇

蔡司

資料儲存硬碟及固態硬碟

威騰電子

閃迪

東芝

鎧俠

希捷科技

三星

英特爾

美光科技

金士頓科技

SK海力士

海康威視

威剛科技

戴爾

易安信

富士通

慧與科技

IBM

NetApp

甲骨文

華為

諮詢和外包服務

埃森哲

源訊

博思艾倫漢密爾頓控股公司

CACI

凱捷

CGI Group

高知特

HP 企業服務(英語:DXC Technology)

德勤

戴爾

安永

神州數碼

富士通

HCL科技(英語:HCLTech)

日立

EDS

IBM

英德拉系統

印孚瑟斯

日本電氣

日本電信電話

橙色服務公司(英語:Orange Business)

塔塔諮詢服務

T-Systems International GmbH(英語:T-Systems)

威普羅

大型電腦大型主機

富士通

IBM

慧與科技

伺服器

IBM

甲骨文

思科

慧與科技

華為

PoS系統

NCR

東芝

網路設備(英語:Network equipment provider)

亞美亞

思科

愛立信

富士通

慧與科技

華為

瞻博網路

摩托羅拉系統

日本電氣

諾基亞通信

三星

中興

半導體製造晶片設計

英特爾

三星

高通

蘋果Silicon

美光

SK海力士

東芝

德州儀器

博通

意法半導體

超威

輝達

瑞薩

華為-海思

聯發科

威盛

飛思卡爾

富士通

索尼LSI設計

索尼半導體

LG

英飛凌

邁威爾(Marvell )

恩智浦

松下

安森美

快捷(仙童)

LSI公司

紫光集團

安謀控股(ARM)

瑞昱半導體

矽統科技

龍芯

晶圓代工

台積電

聯華電子

格芯(格羅方德)

世界先進

中芯國際

力積電

網際網路[3]電子商務

阿里巴巴

亞馬遜

eBay

Booking Holdings

京東

Groupon

Flipkart

樂天

貓途鷹

Expedia

唯品會

攜程

來贊達(Lazada)

美卡多

Grab

搜尋引擎

Google(谷歌)

百度

微軟Bing

雅虎

Naver

Yandex

奇虎360

搜狗

社群網路

Meta(Facebook、Instagram及Threads)

騰訊(QQ、微信)

X(Twitter)

領英

新浪微博

VKontakte

色拉布(Snap)

知乎

字節跳動(抖音及Tiktok)

小紅書

Telegram

入口網站

網易

Oath(雅虎 及 AOL)

新浪

串流媒體

嗶哩嗶哩

搜狐視頻

YouTube

Netflix

Disney+

Spotify

軟體專業軟體

甲骨文

SAP

VMware

CA公司

IBM

Intuit

訊連科技

華為

海爾

中興

Salesforce.com

辦公與防毒軟體

Google

Adobe

蘋果

微軟

惠普

賽門鐵克

趨勢科技

人工智慧

深智科技(DeepMind)

Anthropic

OpenAI

DeepSeek

電信運營商

前十大[4]

AT&T

威訊

中國移動

日本電信電話

德國電信

T-Mobile

軟銀

沃達豐

美洲電信

中國電信

西班牙電信

其他

Orange

中國聯通

KDDI

英國電信

義大利電信

澳大利亞電信

韓國電信

流明科技

BCE公司

挪威電信

維旺迪

中華電信

荷蘭皇家電信

NTT DOCOMO

Reliance

Sprint Nextel

特利亞電信

3

新加坡電信

阿聯電信

SK電訊

電訊盈科

數據來源

^ 2015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12.93億支,華為躍升全球第三並突破一億支大關. [2016-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3).

^ IDC:全球十大PC廠商將有兩家退出市場. 2015年11月07日

^ 2015年全球互联网公司市值前20强排名. [2016-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05).

^ The World’s Biggest Public Companies. Forbes. [2016年6月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1月19日) (英語).

收錄標準:年營業收入超過30億美元;特例:組別5(主機)為10億美元,組別8(網際網路)為15億美元,組別10(電信)為200億美元。

閱論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科技半導體

炬力集成

全志科技

晶晨半導體

華為

海思

龍芯中科

龍芯

君正

飛騰

申威

聯芯

瑞芯

上海微電子

中芯國際

紫光集團

紫光展銳

紫光國微

寒武紀科技

中微半導體

卓勝

長電科技

晉華集成電路

上海兆芯

海光

比特大陸

卓勝微

長江存儲

長鑫存儲

長電科技

格科微

思特威

摩爾執行緒

景嘉微

行動裝置

步步高電子

Vivo

iQOO

OPPO

一加

Realme

華為

榮耀

小米

Redmi

POCO

魅族

聯想

Motorola

中興

努比亞

TCL

阿爾卡特

黑莓手機

Palm

黑鯊科技

錘子科技

酷派

金立

傳音

基伍

優米(英語:Umidigi)

小辣椒

家用電器

長虹電器

長虹美菱

格蘭仕

格力電器

海爾

海信

海信科龍

康佳

新飛電器

美的

小天鵝

創維

TCL科技

九陽

蘇泊爾

電子元件

京東方

比亞迪電子

新能源科技

寧德時代

中國電子

華星光電

歌爾聲學

柔宇

歐菲光

天馬微電子

勝華

匯頂科技

兆易創新

維信諾

其他

愛國者

艾諾

Bluboo

中國華錄

大華

Doogee

大疆創新

Insta360影石

GPD

Hacha

神舟電腦

海康威視

浪潮

JXD

龍夢

熊貓電子

弘達金融控股

TP-Link

Neffos

Vernee

偉易達

恆偉集團控股

漢王

宇樹科技

媒體

中國電子報

倒閉

冠亞商業

深圳科健集團

廈華電子

哲庫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