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

admin 6396

本條目是講述19世纪发生于中国的鸦片战争,包括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關於「鸦片战争」的其它意義,請見鸦片战争 (消歧义)。

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海战(左)、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八里橋之戰(右)日期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21日–1842年8月29日(2年2个月1周又1天)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8日–1860年10月24日(4年2周又2天)总共: 1840年6月21日–1860年10月24日(20年4个月又3天)地点中国结果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胜利簽署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胜利簽署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领土变更

第一次鸦片战争:割让香港岛予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割让九龍半島予英国;割让外东北予俄国。参战方

清朝

大英帝國 法蘭西第二帝國

鸦片战争是19世纪中叶大清帝國与西方列強之间发生的两场冲突。因第一场冲突由鸦片禁令而引发,而第二场冲突被認為是第一场冲突的延續,故被统称为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于1840年在中、英两国间爆发,结束于1842年两国政府签订《南京条约》。这次事件是由清政府强制执行鸦片禁令而引发的,其中包括销毁英国商人和英国东印度公司拥有的鸦片库存。英国政府的回应是派出海军远征队,迫使清朝政府支付赔款并允许鸦片贸易。[1]1856年至1860年,英国和法国对華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中国鸦片合法化。[2]

在两次战争中,欧洲军队凭借军事优势多次比较轻松地战胜清军,结果清政府被迫签署不平等条约,给予西方列强优惠的关税、贸易优惠、赔款和领土割讓。两次冲突,加上所谓“百年國恥”期间强加的各种条约,削弱了清朝政府的权威,迫使中国向西方商人开放特定的通商口岸(包括上海)。[3] [4]此外,中国将香港主权割让给大英帝国,大英帝国对该地区的控制一直持续到1997年。在此期间,中国经济也因战争而略有收缩,但太平天国运动和同治陝甘回亂的经济影响要大得多。[5]

第一次鸦片战争[编辑]

主条目: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年,中国与英国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双方为争夺贸易权(包括自由贸易权)和英国在中国官员中的外交地位而战。18世纪,中国对欧洲享有贸易顺差,通过瓷器、丝绸和茶叶换取白银。到了17世纪末,英国东印度公司(EIC)在孟加拉管辖区扩大了鸦片种植,将其出售给私人商人,后者将其运至中国,并秘密出售给中国走私者。[6]到1797年,东印度公司已每年售出4,000箱鸦片(每箱重77千克)向私人商人提供。[7]

在早期的几个世纪中,鸦片被用作具有麻醉作用的药物,但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新做法极大地增加了需求,并常常导致吸烟者上瘾。历任清朝皇帝分别于1729年、1799年、1814年和1831年颁布法令将鸦片定为非法,但随着走私者和勾结中国官员寻求利润,鸦片进口量不断增加。 [8]一些美国商人通过从土耳其走私鸦片进入中国进入贸易,其中包括20世纪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祖父小沃伦·德拉诺和弗朗西斯·布莱克威尔·福布斯。在美国史学中,这有时被称为旧中国贸易。[9]到1833年,中国鸦片贸易量猛增至3万箱。[7]英美商人将鸦片运往广州自由贸易港的仓库,然后卖给中国走私者。[8] [10]

1834年,东印度公司对英国对华贸易的垄断终止,鸦片贸易蓬勃发展。出于对鸦片消费的道德问题和白银外流的考虑,道光帝责令总督林则徐终止鸦片贸易。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发表了一封致维多利亚女王的公开信,请求她合作制止鸦片贸易。这封信从未到达女王手中。 [11]它后来在《泰晤士报》上发表,直接呼吁英国公众合作。[12] 3月18日,道光帝下旨,[13]强调今后将适用对鸦片走私的严厉处罚。林则徐下令没收广州的所有鸦片,包括外国政府和贸易公司(称为工厂)持有的鸦片,[14]并且这些公司准备象征性地交出一定数量的鸦片来安抚他。[15]英国驻华贸易总督查理·义律在林则徐的最后期限到期三天后抵达,当时中国军队强制关闭并封锁了工厂。查理·义律从英國政府赊购了所有鸦片(尽管缺乏购买的官方权力),并将20,000箱(1,300吨)交给林则徐,林则徐在虎门将它们销毁,僵局结束。[16]

查理·义律随后写信给伦敦,建议使用武力解决与中国政府的争端。1839年9月4日,英国和中国军舰在九龙河口发生了一场小规模冲突[14]近一年后,英国政府于1840年5月决定派出一支军事远征队,对广州鸦片贸易商遭受的经济损失进行赔偿,并保证未来的贸易安全。1840年6月21日,英国海军抵达澳门近海,炮击定海港。在随后的冲突中,英国皇家海军利用其优势舰艇和火炮对中国军队造成了一系列决定性的失败。[17]

1842年,中国与西方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结束了这场战争。[18]该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并设立五个城市作为向西方商人开放的通商口岸:上海、广州、宁波、福州和厦门(厦门)。[19]条约还规定,中国应向英国支付2100万银元,作为軍費、烟价和商欠的赔偿金,其中600万银元立即支付,其余部分随后分期支付。 [20]次年的另一项条约给予英国最惠国待遇,并增加了英国的治外法权条款,使英国免受中国法律的约束。[18]法国在1844年的《黄埔条约》中从中国获得了多项相同的让步。[21]

1841年5月29日,英国从周围高地轰炸广州。英国皇家海军海军外科医生爱德华·H·克里,1814-1901年)的水彩画。

1842年7月21日,第98步兵团进攻镇江,清军在镇江之战中战败。军事插画家理查德·西姆金(理查德·西姆金,1840-1926年)的水彩画。

第二次鸦片战争[编辑]

主条目:第二次鸦片战争

描绘1860年大沽炮台之战。1873年的书籍插图。

1853年,太平天国运动震动中国北方,定都南京。尽管如此,新任钦差大臣叶名琛被任命为广州,决心取缔鸦片贸易,因为鸦片贸易在技术上仍然是非法的。1856年10月,他扣押了一艘声称在英国注册的“箭”号船,并将其船员投入镣铐。英属香港总督约翰·鲍林爵士召集了海军少将迈克尔·西摩爵士的东印度群岛和中国站舰队,该舰队于10月23日炮击并占领了接近广州的珠江炮台,并继续轰炸广州本身,但没有足够的兵力来占领和守住这座城市。12月15日,广州发生骚乱,欧洲商业地产被纵火,鲍林呼吁军事干预。[19]一名法国传教士的处决得到了法国的支持。[22]

英国和法国现在向中国寻求更大的让步,包括鸦片贸易合法化、扩大向欧洲殖民地运送苦力、向英国和法国公民开放整个中国以及免除外国进口商品的国内过境关税,[23]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这场战争导致了1858年《天津条约》,其中中国政府同意支付最近冲突费用的战争赔款,向欧洲开放第二批十个港口,使鸦片贸易合法化,并给予外国贸易许可,以及商人和传教士在中国境内旅行的权利。[19]这还包括中国被要求屈服于西方的外交行为,而不是通过传统的朝贡制度开展业务的正常方式。该条约导致了中国历史上被称为“百年国耻”的时代,这个词指的是中国在被迫签订对其自身不公平的条约后如何失去对许多领土的控制。经过第二阶段的战斗,包括洗劫圆明园和占领北京紫禁城宫殿建筑群,该条约于1860年在《北京条约》中得到确认。

参见[编辑]

虎门销烟

中国鸦片史

引用[编辑]

^ Chen, Song-Chuan. Merchants of War and Peace.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7-05-01. ISBN 978-988-8390-56-4.

^ Feige1, Miron2, Chris1, Jeffrey A.2. The opium wars, opium legalization and opium consumption in China. 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 2008, 15: 911-913 –通过Scopus.

^ Taylor Wallbank; Bailkey; Jewsbury; Lewis; Hackett. A Short History of the Opium Wars. Civilizations Past And Present. Chapter 29: "South And East Asia, 1815–1914". 1992 [2024-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7) –通过Schaffer Library of Drug Policy.

^ Chinese history: Opium Wars.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2024-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4).

^ Desjardins, Jeff. Over 2000 years of economic history, in one chart. World Economic Forum. 15 September 2017 [28 November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0).

^ Opium trade – History & Facts.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18-07-03] (英语).

^ 7.0 7.1 Hanes, Wiliam Travis III; Sanello, Frank. The Opium Wars: The Addiction of One Empire and the Corruption of Another. United States: Sourcebooks. 2004: 21, 24, 25. ISBN 978-1402201493.

^ 8.0 8.1 A Century of International Drug Control (PDF). UNODC.org. [2024-03-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4-30).

^ Meyer, Karl E. The Opium War's Secret History. The New York Times. 28 June 1997 [2018-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04) (英语).

^ Haythornthwaite, Philip J., The Colonial Wars Source Book, London, 2000, p.237. ISBN 1-84067-231-5

^ Fay (1975). sfnp模板錯誤: 無指向目標: CITEREFFay1975 (幫助)

^ Platt (2018). sfnp模板錯誤: 無指向目標: CITEREFPlatt2018 (幫助)

^ Hanes & Sanello 2002,第43頁.

^ 14.0 14.1 Haythornthwaite, 2000, p.237.

^ Hanes, W. Travis; Sanello, Frank. Opium Wars: The Addiction of One Empire and the Corruption of Another. Sourcebooks. 2002. ISBN 9781402201493. 含有內容需登入查看的頁面 (link)

^ China Commemorates Anti-opium Hero. 4 June 2009 [18 March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14 November 2013).

^ Tsang, Steve (2007). A Modern History of Hong Kong. I. B. Tauris. pp. 3–13, 29. ISBN 1-84511-419-1.

^ 18.0 18.1 Treaty of Nanji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Britannica.

^ 19.0 19.1 19.2 Haythornthwaite 2000, p. 239.

^ Treaty Of Nanjing (Nanking), 184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n the website of the US-China Institute at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rolina.

^ Xiaobing Li. China at War: An Encyclopedia. ABC-CLIO. 2012: 468. ISBN 9781598844160.

^ MIT Visualizing Cultures. visualizingcultures.mit.edu. [2023-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04).

^ Zhihong Shi. Central Government Silver Treasury: Revenue, Expenditure and Inventory Statistics, ca. 1667–1899. BRILL. 2016: 33. ISBN 978-90-04-30733-9.

参考文献[编辑]

山毛榉,杰克。中国鸦片战争(丰收图书,1975)

盖尔伯 (Harry G. Opium), 《士兵与福音派:1840-42 年英国与中国的战争及其后果》 。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2004。

哈内斯、W.特拉维斯和弗兰克·萨内洛。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腐败(2014)

彼得·J·基特森。 《浪漫主义的最后一场战争:德·昆西、麦考利、第一次中国鸦片战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华兹华斯圆(2018)49#3。

洛弗尔、朱莉娅.鸦片战争:毒品、梦想和现代中国的形成(2011)。

Marchant, Leslie R.“罂粟之战”, 《今日历史》 (2002 年 5 月)卷。 52 第 5 期,第 42–49 页,在线流行历史

556 页。

肯尼思·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 ,“误入战争”(史蒂芬·R·普拉特( Stephen R. Platt)的评论, 《帝国暮光之城:鸦片战争和中国最后一个黄金时代的结束》 ,复古), 《纽约书评》 ,卷。六六,没有。 10(2019 年 6 月 6 日),第 10 页。 38-41。

Polachek, James M., 《内部鸦片战争》 (哈佛大学亚洲中心,1992 年)。

韦利,阿瑟,编辑。中国人眼中的鸦片战争(1960)。

Wong, John Y. 《致命的梦:鸦片、帝国主义和中国的箭战》(1856-1860)。 (剑桥大学,2002)

余,万里茂春。 《鸦片战争中国有机会获胜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闻中的军事历史,2018 年 7 月 3 日。

外部链接[编辑]

“鸦片战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广播 4 台与杨文正、拉尔斯·拉曼和周迅的讨论( 《我们的时代》 ,2007年4月12日)

查论编清朝歷史16世紀

建州女真

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之战

古勒山之战

建造费阿拉

击败叶赫部

17世纪

吞并海西女真

征服野人女真

創設八旗

天命

後金建國

立國戰事

七大恨誓师

抚清之战

薩爾滸之戰

寧遠之戰

计丁授田

天聪

四大贝勒

代善

阿敏

莽古爾泰

皇太極

天聪新政

入侵朝鲜

三王归顺

孔有德

尚可喜

耿仲明

清兵入塞

征服察哈尔

蒙古衙門

编设盟旗

崇德

皇太极称帝

議政王大臣會議

再侵朝鲜

丁丑下城

松錦之戰

顺治

多爾袞攝政

清軍入關

扬州十日

嘉定三屠

江阴八十一日

屠蜀

庚寅之劫

綠營

通海案

清初六大弊政

圈地

剃髮

投充

逃人

禁关

屠城

大清律例

首崇滿洲

滿城

皇商

遷界令

函可案

清荷聯軍

南北黨爭

丁酉科場案

哭庙案

丁未漂人

康熙

康雍乾盛世

四大臣辅政

索尼

遏必隆

鰲拜

蘇克薩哈

江南奏銷案

康熙历狱

雅克萨战役

《尼布楚條約》

俄罗斯馆

文字獄

莊廷鑨明史案

南山案

三藩之乱

南書房

遷界令

施琅攻台

多倫諾爾會盟

烏蘭布通之戰

昭莫多之战

喀尔喀蒙古

康熙帝南巡

18世纪康熙

《康熙字典》

驱准保藏

礼仪之争

《弟子规》

朱一貴之乱

九子夺嫡

雍正

世宗改制

駐藏大臣

羅卜藏丹津之亂

和通泊之战

光显寺之战

藏區分治

改土归流

《恰克圖界約》

火耗歸公

軍機處

攤丁入地

官绅一体当差纳粮

密摺制度

骨宗事件

水沙連之役

大甲西社抗清

古州苗亂

乾隆

八旗生计

汉军出旗

大小金川之役

大金川之戰

第二次金川之戰

珠爾默特那木札勒之亂

乾隆帝南巡

鎖國政策

洪任辉事件

一口通商

準噶爾之役

大小和卓之亂

清缅战争

《四庫全書》

撤驛之變

字貫案

甘肅冒賑案

蘇四十三起義

林爽文起义

天地會

篤嘉莊之戰

清軍入越戰爭

廓爾喀侵藏戰爭

《西藏善後章程》

《欽定藏內善後章程》

十全武功

議罪銀

馬戛爾尼使團

乾嘉苗亂

嘉庆

川楚教乱

白蓮教

19世纪嘉庆

神武门遇刺案

戈洛夫金使团

英国图占澳门

黄亚胜案

癸酉之变

天理教

孜牙墩事件

阿美士德使团

兵部大印丟失案

張格爾之亂

嘉道中衰

道光

律勞卑事件

第一次鸦片战争

林維喜案

穿鼻之战

虎门销烟

《穿鼻草約》

第一次定海之战

第二次定海之战

镇海之战

乍浦之战

吴淞战役

镇江之战

不平等条约

《广州和约》

《南京条约》

《望廈條約》

《黄埔条约》

《五口通商章程》

《虎门条约》

西藏森巴戰爭

七和卓之亂

太平天国

咸丰

天京之變

捻军

广东洪兵起义

小刀会

团练武装

淮軍

湘军

楚军

苗民起义

大成国

大洪国

廓藏戰爭

塔城贸易圈事件

户部宝钞案

戊午科场案

云南回变

《璦琿條約》

第二次鸦片战争

廣西教案

亞羅號事件

廣州城戰役

大沽口战役

火烧圆明园

《天津條約》

《北京條約》

咸丰黄河大改道

辛酉政变

顧命八大臣

兩宮聽政

同治

同光中兴

洋务运动

戴潮春事件

陕甘回变

圣山砍竹事件

秦家滩事件

左宗棠入陕

马家军

新疆回变

海防与塞防之争

樟腦戰爭

天津教案

庚午洪灾

刺馬案

中国留美幼童

《申報》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

光绪

馬嘉理事件

烟台条约

左宗棠收復新疆

伊犁危機

慈禧太后專政

丁戊奇荒

新疆置省

新式海军

北洋水師

中法战争

交趾支那遠征

《中法新約》

臺灣建省

长崎事件

郑州河决

甲午戰爭

《馬關條約》

三國干涉還遼

《中俄密約》

通商银行

乙未割讓台灣

臺灣民主國

兴中会

乙未廣州起義

新軍

定武军

瓜分中國

门户开放

曹州教案

戊戌变法

己亥建储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

東南互保

庚子俄难

20世纪光绪

《辛丑條約》

庚子赔款

清末新政

廢科舉

五大臣出使

北洋新軍

交通銀行

立憲運動

资政院

諮議局

英國侵藏

《中英續訂藏印條約》

巴塘事变

中国同盟会

黃花崗起義

日俄战争

安庆起义

丁未政潮

国会请愿运动

宣统

川軍入藏

皇族內閣

保路运动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第一次驅漢事件

滦州兵变

外蒙古独立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宗社党

《清室優待條件》

清帝退位

遜清皇室小朝廷

张勋复辟

甲子政变

流亡小朝廷

專門史歷史 · 政治 · 军事 · 外交 · 经济 · 文化 · 科技 · 君主 · 區劃【说明:紫色為與外國人有關衝突事件】中國歷史事件

傳疑時代 → 夏朝 → 商朝 → 西周 → 東周(春秋 → 戰國) → 秦朝 → 漢朝 → 三國 → 晉朝/十六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國 → 宋朝/遼金夏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中華民國 → 中華民國/中华人民共和国

查论编广州

广州历史

广州地名

广州人

广州话

地理分區建制

越秀区

荔湾区

海珠区

天河区

白云区

黄埔区

花都区

番禺区

南沙区

增城区

从化区

歷史建制

东山区

芳村区

萝岗区

地點

羊城八景

番禺

南海

越秀山

白云山

西关

荔枝湾

东濠涌

西濠

陈塘

沙面岛

二沙島

海心沙

天河

海珠

重要建筑

五羊石像

中山纪念堂

粤海关

愛羣大酒店

省財廳

海珠橋

黄埔军校

余荫山房

南沙天后宮

古蹟

六榕寺

镇海楼

五仙观

石室

怀圣寺

陈家祠

光孝寺

赤岗塔

琶洲塔

四牌樓

廣府學宮

南海學宮

番禺学宫

广州都城隍廟

仁威廟

經貿商务区

珠江新城

广州双塔

天河北商务区

琶洲西区

广州国际金融城

白云新城

白鹅潭商业区

番禺万博商务区

黄埔湾中央商务区

广州空港中央商务区

購物

廣州友誼商店

广百

新大新公司

北京路天河城

天河城广场

天環

正佳广场

萬菱匯

廣州太古滙

广州K11

天匯廣場

广州高德置地广场

天河領展廣場

荔灣領展廣場

星寰國際商業中心

樂峰廣場

富力海珠城

番禺天河城

云门New Park

四海城

文體娛樂遊樂

廣州長隆旅遊度假區

長隆野生動物世界

长隆欢乐世界

長隆水上樂園

長隆飛鳥樂園

長隆國際大馬戲

长隆酒店

長隆熊猫酒店

廣州融創文旅城

热雪奇迹

融创水世界

融创乐园

融创体育世界

南湖游乐园

世界大观已停業

航天奇观已停業

飞龙世界游乐城拆除改建为房地产项目

東方樂園拆除改建白云国际会议中心

百万葵园暂停营业

觀光

广州塔

海珠广场

花城广场

华南国家植物园

广州动物园

中央公園本地俗稱

永庆坊

北京路

新河浦

文教設施

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广东科学中心

廣東美術館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

广州图书馆

星海音乐厅

广州大剧院

广州艺术博物院

广州博物馆

广州市文化馆

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

广州人民艺术中心

广州大学城

广州科技教育城

體育場館

越秀山体育场

天河体育中心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

广州足球公园

广东省人民体育场

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

英东体育场

黄埔体育中心

宝岗体育场

广州市工人体育场

越秀區東山體育場(粤语:越秀區東山體育場)

燕子岗体育场

花都体育中心

增城体育场

广州体育馆

广州亚运城综合体育馆

宝能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

歷史場館

广州流花体育馆

荔灣體育場(粤语:荔灣體育場)

高等教育知名本科院校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药科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州体育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

星海音乐学院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广东财经大学

广州大学

广州航海学院

广东警官学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广东金融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广东警官学院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科研院所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能源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交通轨道交通

广州地铁

广州有轨电车

广佛地铁

广东城际

广珠城际铁路

廣深鐵路

廣深港高速鐵路

穗深城际铁路

道路交通

广州巴士

广州无轨电车

广州BRT

广州的士

水上交通

廣州水上巴士

南沙客运港

琶洲港

花尾渡歷史

交通枢纽

广州站

广州东站

广州南站

广州白云站

广州北站

南沙站

新塘站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本土文化

粤语

粤菜

南番顺

骑楼

西关大屋

早茶

广东人

木屐

粵劇

粤曲

粵語流行音樂

老字號

王老吉

陳李濟

致美齋

陶陶居

蓮香樓

太平館

广州酒家

艷芳照相館

大同酒家

何濟公

潘高壽

三多軒

蛇王滿

大學鞋店

榮華樓

五羊牌雪糕

名人

赵佗

惠能

劉龑

崔與之

陳子壯

伍秉鑒

潘仕成

阮元

林则徐

洪秀全

邓世昌

康有为

梁啟超

詹天佑

孫中山

胡漢民

冯如

許廣平

孫科

何香凝

叶剑英

陈寅恪

高剑父

冼星海

红线女

彭加木

霍英東

鐘南山

何鏡堂

陳艾森

樊振东

歷史事件

秦攻百越之战

南越国建立

汉平南越之战

孙恩卢循之乱

创设广州市舶司

广州大屠杀 (唐代)

南汉国建立

何真割据岭南

黄萧养之乱

广州大屠杀 (清代)

一口通商

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广东洪兵起义

乙未廣州起義

庚戌新军起义

黄花岗起义

中華民國粵省軍政府建立

护法军政府建立

第一次粤桂战争

广州市政公所建立

广州中华民国政府建立

六一六事变

广州商团事变

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建立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省港大罢工

沙基惨案

广州国民政府建立

毛泽东主办广州农讲所

中山舰事件

广州四一五事变

广州起义 (1927年)

廣州國民政府(1931年)建立

西南政務委員會建立

两广事变

广州战役 (1938年)

南石頭大屠殺

中华民国政府迁都广州

廣州戰鬥 (1949年)

广州直辖

广州交易会创办

廣州東站事件

广州吊劳改犯事件

成为沿海开放城市

成为计划单列市

举办全国六运会

举办全国九运会

2010年廣州撐粵語行動

举办广州亚运会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

天河宝马撞人事件

南沙沥心沙大桥船只撞击事故

承办全国十五运会

主题

专题